我很喜歡一句話:
旅伴,
是旅行的重點,
因為我一個人,
所以我是重點。
是旅行的重點,
因為我一個人,
所以我是重點。
![]() |
踩在下鴨神社石子地上,感覺寧靜 |
少了溝通商量的需要,
說走就走、
想停就停,
眼耳鼻舌各自發揮最直覺的感受功用,
是出發前沒有想到過的快樂。
說走就走、
想停就停,
眼耳鼻舌各自發揮最直覺的感受功用,
是出發前沒有想到過的快樂。
可能是我比較鄉愿,
一直認為寒暑期不是給老師放爽假的,
所以即使一趟旅行,
我還是很認真的學習、觀察,
當然也樂在其中。
一直認為寒暑期不是給老師放爽假的,
所以即使一趟旅行,
我還是很認真的學習、觀察,
當然也樂在其中。
關於京都,
已經有太多的旅遊書、工具書、散文等等等的著作,
都對它讚不絕口,
有些甚至讓人陷入茫茫景點大海,
可是,
似乎甚少有看到從美術老師,
或是一個老師的角度去認識過京都、介紹過京都,
這是很可惜的地方,
已經有太多的旅遊書、工具書、散文等等等的著作,
都對它讚不絕口,
有些甚至讓人陷入茫茫景點大海,
可是,
似乎甚少有看到從美術老師,
或是一個老師的角度去認識過京都、介紹過京都,
這是很可惜的地方,
若老師能帶著實務教學經驗去感受文化衝擊,
把值得借鏡的精神化作文字,
讓沒有到過日本,
或是沒機會出國的大眾認識這種價值觀,
才是真正有益社會,
把值得借鏡的精神化作文字,
讓沒有到過日本,
或是沒機會出國的大眾認識這種價值觀,
才是真正有益社會,
而老師也可以不再「為教而教」,
不當照課綱導航的教書匠,
我想這才是所謂寒暑期的價值所在。
不當照課綱導航的教書匠,
我想這才是所謂寒暑期的價值所在。
![]() |
和日本小朋友一起畫圖 |
旅程中,
我曾陪著一個日本小朋友畫畫一個下午,
看他用日式寫生技法認真地觀察;
還跑進人家補習班看補習班辦學。
我也曾一天用單車騎掉大半個京都(包含抽車上清水寺),
去吸納理解為什麼人人都說「京都要騎單車」的原因;
我曾一個人靜靜坐在空蕩的廟宇中,
在溫暖舒服的木地板上,
靜靜聽著蟬鳴、
看著沙畫庭園、
甚至在本願寺中與信眾一起跪坐誦經。
感受是理解別人文化的好方法,
該去體驗的小鋼珠不會少,
該投的飲料機也一定要,
雖然真的語言不通只好放棄了居酒屋。
![]() |
祇王寺很少人來,滿眼的綠如夢似幻 |
我還厚著臉皮到好幾間小學去扣門,
被幾位小學(男)老師拒絕打槍,
所幸最後還是幸運認識一位大學講師,
不過也見證了日本人對「國外交流」這回事滿排斥的,
當然,
可能也沒碰過像我這種太有變態使命感的人吧!
總之,
我要開始心得報告了,
雖然不一定能說得多準多好,
但至少是一種前進的開始。 :)
我要開始心得報告了,
雖然不一定能說得多準多好,
但至少是一種前進的開始。 :)
![]() |
清涼寺深處的榻榻米上,只有我 |
![]() |
日本,小鋼珠是全民運動 |
![]() |
龍山寺的枯山水,名聲響亮,但太陽太大,反而感覺很普通.... |
![]() |
踩在木地板的感動,台灣能不能也有呢? |
![]() |
京都標準街頭樣貌:整齊、乾淨、飲料機 |
![]() |
帶回來的小商品,小狸貓快給我好運吧! |
![]() |
在宇智的行人橋上看著乾淨河水出了神,結果錯過了名店的抹茶冰 |
![]() |
美人寺裡賣的美人茶,聽說喝了會變美,當然我想我心地美也是很好的 |
![]() |
第一次知道鴨川是在「科長島耕作」漫畫中,到了這裡,才知道它的美真的是值得大書一番 |
![]() |
一個人的旅行,最大的困擾是什麼都想吃,但是什麼都只能一個人吃(in東大寺) |
![]() |
路邊街頭的裝飾,怎麼看都有種說不出的美感 |
![]() |
買不到名店的抹茶冰,只好買盒裝的過過乾癮 |
![]() |
我有找到大家都在搶的吹風機,日本人強調創新不玩山寨的精神,值得學習 |
![]() |
日本的上班族,顏色整齊劃一(東京更明顯) |
![]() |
(東寺)日本對古典建築的尊重,從細膩的整理跟維持就可以看出來 |
帶回來日本茶,不但可以泡,還可以薰香噢!(日後會再分享)
![]() |
日本的電視新聞不像綜藝節目,而且很多節目還會推廣地方特色 |
![]() |
為什麼京都要騎腳踏車?看看地下那個水溝蓋跟路面「無縫接軌」,說明了一切 |
![]() |
京都路上僅存的路上電車,非常有異國風情 |
![]() |
嵯峨野最有名的「竹林道」,台灣也有竹林,但是人家細膩的整理,視覺效果大大不同 |